各二级学院:
按照《安徽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学科和技能竞赛管理的意见》(皖教秘高〔2020〕67号)要求、2025年中国(安徽)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赛项规程,请各二级学院组织学生参加校内选拔赛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赛项名称
赛项名称:2025年中国(安徽)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宿州学院校内选拔赛
二、组织机构
主办单位:宿州学院教务处
承办单位:宿州学院管理学院
三、竞赛目的
通过大赛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茶文化,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;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途径和新方法,推动教学改革,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;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,增强创新意识、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。
四、竞赛内容
(一)参赛条件
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生,专业不限,均有资格报名参赛。
本次大赛以各二级学院为基本参赛单位统一报名参赛。
(二)参赛类别
1.团体赛
包括茶文化知识竞赛、创意茶艺表演和茶文化创新作品竞赛三个单项。
2.个人赛
包括茶文化知识竞赛、创意茶艺表演和茶文化创新作品竞赛三个单项。
(三)参赛要求
1.大赛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参加,参赛团队由3-5人组成。参赛选手不可以同时报名参加团体赛和个人赛。
2.每个团队或个人需配备1-2位指导教师,一位指导教师最多可以指导2个团队或个人。为保证大赛公平公正,大赛组委会、专家委员会、仲裁委员会及秘书处成员不得担任指导老师(具体见“2025年中国(安徽)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赛项规程”)。
3.茶文化创新作品以视频、PPT、文档等电子版形式提交,文件名统一为:学校名+团队名/个人名+作品名,其中提交的作品中不得出现学校和个人信息,于报名截止日期前(2025年8月26日)提交到校内初赛邮箱(449148072@qq.com)。
4.报名后一般情况下不得更换选手、更改团队名称、更改创意茶艺表演和茶文化创新作品的名称等。
五、成绩评定
(一)评分标准
1.茶文化知识竞赛(占总成绩20%)
团体赛全体队员均需参加茶文化知识竞赛,团队成绩为全体队员成绩的平均分。
闭卷笔试,题型包括:单项选择题、多项选择题、判断题和填空题,笔试环节将采用线上答题系统进行,所用平台另行通知。
参考资料:
(1)丁以寿主编,《中国茶文化概论》,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系列教材,科学出版社,2018年。
(2)“2025年中国(安徽)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”试题库(附件1)
2.创意茶艺表演(占总成绩40%)
创意茶艺表演强调用科学的方法,充分展示茶的色、香、味、形,同时要求展示的过程优美,做到茶美、器美、水美、意境美、形态美、动作美,要求结果美与过程美完美结合,让欣赏者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。
参赛团队或个人自创茶艺,设定主题、茶席,将解说、表演、泡茶融入其中。
表2创意茶艺表演评分标准
序号 |
评分项目 |
评分内容 |
分值 |
1 |
比赛时间 |
不少于10分钟,不超过15分钟。 |
5分 |
2 |
创新性 |
主题立意新颖,有原创性;意境高雅、深远;茶席布置、茶具配置及泡茶手法、音乐服饰等方面均有创意。 |
20分 |
3 |
礼仪仪表仪容 |
发型、服饰与茶艺演示类型相协调。形象自然、得体,高雅,动作、手势、姿态端正大方。 |
10分 |
4 |
茶艺演示 |
布景、音乐、服饰及茶具协调,行茶动作连绵、协调并有创新,编排科学合理、全过程完整、流畅;团队配合默契,角色分明,衔接自然流畅,表演具有较强艺术感染力。 |
30分 |
5 |
茶汤质量 |
茶汤温度适宜,茶量水量适中,茶汤色、香、味俱全,要求最充分表达茶的品质。 |
30分 |
6 |
文本及解说 |
文本阐释有内涵,有创意。讲解口齿清晰婉转,能引导和启发观众对茶艺的理解,给人以美的享受。 |
5分 |
3.茶文化创新作品(占总成绩40%)
茶文化创新作品要求:
(1)主题要求:
茶文化创新作品需立足于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大背景,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三茶”统筹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,坚持以弘扬茶文化为引领,关注茶产业的兴旺发展,要统筹做好茶文化、茶产业、茶科技这篇大文章。
(2)内容要求:
茶文化创新作品在内容上要求以中华茶产业为载体,以茶为主题,围绕三大类型展开:
Ø 茶文学艺术作品类
内容包括涉茶主题诗歌、散文、小说、影视戏剧剧本、书法、篆刻、雕塑、绘画、音乐、歌曲、微电影、影视戏剧表演、摄影等。
Ø 茶文化产品创意设计类
内容包括茶叶及茶文化产品包装设计、茶馆及茶空间建筑设计、茶馆及茶空间装潢设计、茶具设计及产品、茶文化网站网页设计等。
Ø 茶文化创业企划类
内容以弘扬茶文化为引领,以做强茶产业经济为目标,统筹推动产业融合发展,创作“茶+文旅”、“茶+科技+产业”等新型融合业态发展的案例及作品。
个人赛作品不得与团体赛作品重复。
茶文化创新作品(网络评审)的评分要求包括:(1)茶文化创新作品必须符合茶文化的主题,内容完整,创意新颖,见解独到,思想深刻,与现实联系紧密。(2)根据文本和作品的主题立意、创新性、思想性、实用性等要素,综合评分。
茶文化创新作品现场演示及答辩环节的评分要求见表3。
表3茶文化创新作品评分标准
序号 |
评分项目 |
评分内容 |
分值 |
1 |
创新性 |
突出“茶文化”原始创意特点,积极利用当下的前沿技术、方法和思维,具有先进性和独特性。 |
30 |
2 |
专业性 |
作品要具有各自所属类别的专业性,完备性和科学性,体现该专业的发展前沿。 |
40 |
3 |
文化性 |
作品要基于茶文化的核心内涵加以阐发,要将茶文化与其他多元文化加以融合并实现其多元价值的转化。 |
10 |
4 |
综合表现 |
阐述构想思路明确,重点突出;展示内容逻辑性强,层次分明;展示形式创意新颖。正确理解评委提问,及时流畅作出回答,回答内容准确可信。 |
20 |
(二)评分方法
严格按照公平、公正、公开的原则。本次竞赛各项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。
决赛前两个环节总成绩计算方法:
总成绩(分)=茶文化知识竞赛成绩(现场笔试)×20%+创意茶艺表演成绩(现场评审)×40%+茶文化创新作品成绩(网络评审)×40%。
六、校内赛联络老师及联络方式
校内赛QQ群:821036535(2025年大学生茶文化创新大赛校内赛)
联络人:李老师 王老师
联络电话:189-5578-0086 0557-2871011